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20 |
完全经肛门腹腔镜辅助与单纯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常见型HD疗效评价 |
李索林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2 | 08:20-08:40 |
机器人巨结肠再手术-单纯或复杂骶前窦道切除及拖出术 |
汤绍涛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3 | 08:45-08:50 |
先天性巨结肠扩张段切除长度与近期临床结局的单中心研究 |
任红霞 | 山西省儿童医院 |
4 | 08:50-08:55 |
大龄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 |
刘远梅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5 | 08:55-09:00 |
再次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经验技巧 |
李颀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
6 | 09:00-09:05 |
达芬奇机器人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巨结肠 |
曾纪晓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7 | 09:05-09:10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改良Swenson术治疗巨结肠症的疗效研究 |
杨嘉飞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8 | 09:10-09:15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在儿童再次结肠肛管吻合术中的应用 |
陶波圆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9 | 09:15-09:20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中疗效的分析 |
蔡鹏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0 | 09:20-09:25 |
腹腔镜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小儿难治性慢传输型便秘 |
徐伟立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11 | 09:25-09:30 |
单孔腹腔镜Deloyers+Swenson-like术治疗先天性长段型巨结肠手术改进 |
徐晓钢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12 | 09:30-09:35 |
单孔腹腔镜Deloyers术在长段型巨结肠一期根治术中 的应用 |
赵育军 | 大理白族自治州妇幼保健院 |
13 | 09:35-09:40 |
腹腔镜辅助再次拖出手术:7例治疗体会 |
彭春辉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14 | 09:40-09:45 |
改良Martin术治疗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 |
余东海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15 | 09:45-09:50 |
基于吲哚菁绿血管显像的肠壁灌注定量分析模型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 |
张震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
16 | 09:50-09:55 |
结肠传输实验在儿童难治性便秘中的应用分析 |
杨振华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7 | 09:55-10:00 |
晚发现型巨结肠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断 |
余东海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18 | 10:00-10:05 |
先天性巨结肠不同年龄阶段患儿术后HAEC的危险因素模型的构建 |
王凡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9 | 10:05-10:10 |
儿童累及直肠肛门的消化道重复畸形诊治经验 |
闫俊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20 | 10:10-10:15 |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是巨结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马辰森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21 | 10:15-10: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30-10:50 |
儿童先天性巨结肠非计划性多次手术的防治对策 |
陈亚军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2 | 10:50-11:10 |
复杂肛门直肠畸形诊疗原则的再认识 |
余家康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3 | 11:10-11:15 |
连续横向肠成形术(STEP)治疗短肠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单中心10年临床经验总结 |
孙松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4 | 11:15-11:20 |
儿童节段性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
吴东阳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5 | 11:20-11:25 |
儿童腹部手术后气腹存续时间的超声动态评估及测量分析 |
李军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6 | 11:25-11:30 |
儿童脐尿管残迹非根治性手术治疗结局分析 |
熊婧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7 | 11:30-11:35 |
29例大龄儿童肠旋转不良的治疗体会 |
郭立明 |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
8 | 11:35-11:40 |
76例肠旋转不良临床特点分析 |
位永娟 | 泉州市儿童医院 |
9 | 11:40-11:45 |
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鉴别及治疗: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
程风春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10 | 11:45-11:50 |
顺行及逆行肠腔置管在小儿消化道手术中应用 |
郑明军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11 | 11:50-11:55 |
超声引导下脐部单部位腹腔镜下腹白线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
陈媛 |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
12 | 11:55-12:1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50 |
肛门直肠畸形的基础研究进展 |
白玉作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2 | 13:50-14:10 |
先天性巨结肠遗传学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
姜茜 | 首都儿科研究所 |
3 | 14:10-14:30 |
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类器官构建人鼠嵌合体 |
黄强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4 | 14:30-14:5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50-14:55 |
肠神经胶质细胞逆/转分化在HSCR细胞治疗中的实验初探 |
余辉 | 西安交通大学 |
2 | 14:55-15:00 |
HSCR结肠狭窄段肌层MM与PDGFRα+细胞互作致间质细胞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
陈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3 | 15:00-15:05 |
HSCR潜在新靶点:一项全蛋白质组孟德尔随机化和共定位分析 |
刘威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4 | 15:05-15:10 |
IGF2BP1/TAL1/miR-205/LCOR轴通过维持脂质稳态对肛门直肠畸形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 |
姚一帆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5 | 15:10-15:15 |
pax3-p53时空表达异常参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相关脊髓异常的发生 |
范林霄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6 | 15:15-15:20 |
ZXDB在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尤竞怡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7 | 15:20-15:25 |
肠上皮微环境缺氧通过Hif1a信号通路参与先天性巨结肠血管增生的发生 |
高雅 | 首都儿科研究所 |
8 | 15:25-15:30 |
单细胞测序揭示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平滑肌细胞异质性 |
王佳璇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
9 | 15:30-15:35 |
单细胞测序解析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肠炎上皮再生受损的分子机制 |
熊逸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
10 | 15:35-15:40 |
辅助性T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杨市民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11 | 15:40-15:45 |
肛肠畸形大鼠胎鼠后肠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魏源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12 | 15:45-15:50 |
环境雌激素壬基酚通过激活NF-κB调控巨噬细胞M1型极化导致肠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
杨雪峰 | 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3 | 15:50-15:55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先天性巨结肠中线粒体能量代谢关键差异基因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黄燕炳 | 福建省儿童医院 |
14 | 15:55-16:00 |
空间转录组学揭示肛门直肠畸形大鼠胚胎泄殖腔内的基因与信号通路特征 |
王宸逸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15 | 16:00-16:05 |
联合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猫叫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巨结肠的遗传学基础 |
柴成伟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16 | 16:05-16:10 |
先天性巨结肠中EGR2/RECK信号通路通过活化成纤维细胞抑制肠神经再生的功能机制研究 |
何世伟 | 福建医科大学 |
17 | 16:10-16:15 |
乙烯硫脲诱导的肛门直肠畸形大鼠胎鼠后肠蛋白质组学研究 |
王鑫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18 | 16:15-16:30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30-16:35 |
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过程中肠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 |
唐晓冰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2 | 16:35-16:40 |
关于儿童肠套叠空气灌肠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探讨手术方式选择 |
胡伟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3 | 16:40-16:45 |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 |
伍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4 | 16:45-16:50 |
儿童胃肠道伯基特淋巴瘤继发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外科处置 |
张志一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5 | 16:50-16:55 |
以肠套叠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特征分析 |
雷海燕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6 | 16:55-17:00 |
水压灌肠治疗215例复发性肠套叠疗效分析 |
李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7 | 17:00-17:05 |
白介素10受体突变型极早发性炎症性肠病的外科诊疗 |
叶纯静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8 | 17:05-17:10 |
儿童孤立性回盲部憩室炎的诊治经验 |
时豪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9 | 17:10-17:15 |
IL-6、CRP、PCT等炎性指标的变化在小儿阑尾周围脓肿行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观察 |
孙丹婧 |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
10 | 17:15-17:20 |
儿童胃重复畸形的单中心诊疗经验 |
李云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11 | 17:20-17:25 |
儿童胃重复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
王林燕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12 | 17:25-17:30 |
卵巢冻存移植之卵巢取出手术技巧 |
孙清政 |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有限公司 |
13 | 17:30-17:35 |
术中冰冻辅助下根部结扎法切除儿童美克尔憩室 |
李匡凡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14 | 17:35-17:50 |
讨论 |